
九三阅兵在即,歼-20S升级 定义未来空战节拍器。2025年8月29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过官方宣传片首次确认歼-20S已进入现役,并将以“5.5代”身份参加9月3日胜利日阅兵。半年前红太阳配资,许多人还以为它只是珠海航展上的一架1∶1模型,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现在天安门上空的彩排中。

官方将歼-20S的核心卖点概括为“中远程作战、多用途任务”,彻底改变了过去认为双座战斗机只是增加一个座位和观察员的简单认知。当一架隐身机宣称能飞得更远且能指挥无人机群时,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珠海航展现场流出的数据显示,歼-20S在只使用内部燃油时,作战半径已突破2000公里;如果外挂4个2400升副油箱并搭配运油-20进行两次空中加油,理论最大航程可逼近6000公里。这意味着从华东腹地起飞,不用转场就能覆盖关岛以西洋面。

发动机方面,最新照片显示部分批次已换装涡扇-15并配二元矢量喷口,不开加力就能维持1.6马赫巡航,比F-22的1.5马赫更持久。航程和速度的优势使“中远程”不再是宣传话术,而是实际战术弹性。

关于“多用途”,官方将其对空、对地、对海、电子战、指挥控制功能全部集成在一个机体中。弹舱深度增加18厘米,可以挂载新一代500公斤级滑翔制导炸弹和鹰击-91E反舰导弹。翼下电子战吊舱接口首次公开,表明它能在高威胁区域独立执行伴随干扰任务。后座飞行员专职“无人编队指挥”,可同时引导6架攻击-11或更多小型忠诚僚机。

这种“一架战机就是一个编队”的模式直接颠覆了传统五代机“单机为王”的思路。过去需要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四架护航战机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一架歼-20S带六架无人机就能包办。预警机无需冒险前出,有人战斗机数量减半,后勤保障链路压缩30%以上。美国空军在2024年兵棋推演中发现,对手拥有超过100架可指挥忠诚僚机的五代半战机时,美军航母战斗群在第一岛链内的生存率降至38%。
对于双座布局是否会破坏隐身性能的质疑,官方用实测数据回应:歼-20S的迎头RCS仍小于0.01平方米,与单座歼-20持平。原因在于座舱盖采用一体化曲面金属镀膜,后座舱盖与机身线条融合度大幅提升。后座下方新增一组共形天线,兼作电子战接收机,把“累赘”变成了传感器。
从体系层面看,歼-20S体现了中国空军“杀伤网”而非“杀伤链”的思维。传统链条断一环即崩溃,而网状结构中每个节点都能替补。歼-20S既可以作为踹门利器,也能临时扮演小型预警机;即使主机受损,无人机群仍可按预设规则继续攻击。这种去中心化作战能力正是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梦寐以求的能力。
目前,F-22已停产,F-35单座设计先天不足,美国唯一对标项目F-47仍处于PPT阶段;俄系苏-57双座版也停留在模型阶段。2025-2030年间,歼-20S凭借产能优势(年交付120架)可迅速形成规模,一旦数量超过300架,亚太空军实力天平将出现不可逆的倾斜。
歼-20S动了传统预警机和航母战斗群的奶酪红太阳配资,还改变了西方空中优势叙事。技术代差一旦拉开,追赶者需付出指数级代价。因此,歼-20S不仅是一个多座位的歼-20,更是中国空军定义未来空战节拍器的产品。接下来就看对手能否跟上节奏。
盈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