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驰盈策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据悉,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近期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上述情况表明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持续增大。对此,民航局决定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进一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并要求民航相关单位加强组织、做好宣传告知、严格查验、改进服务、做好应急准备等工作。
通知强调各机场安检部门要加强对旅客随身携带充电宝查验,严防旅客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各航司、机场要在安检现场增派工作人员,做好旅客的服务指引及解释工作。要合理设置旅客对充电宝的自弃、暂存区域,明确暂存手续和流程,为旅客自弃、暂存提供便利,提升旅客对政策的理解度和配合度。
充电宝含有的锂电池
在飞行过程若遇到
碰撞、挤压、高温等情况
锂电池内部极易发生短路
从而导致冒烟、起火
↓↓↓
案例一
5月31日,CZ6850杭州飞往深圳的航班上,一旅客携带的相机电池、充电宝出现冒烟情况,乘务组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迅速排除安全风险。为确保安全,机组立即返航,航班于起飞15分钟后安全降落。
案例二
2023年1月10日,一架台北飞往新加坡的航班在跑道上滑行准备起飞时,一名乘客携带充电宝突然燃烧起火。空乘人员及时扑灭火,机组和乘客共189人紧急撤离,事故造成2人受伤。
案例三
2018年2月25日,广州飞往上海虹桥的班机CZ3539,一乘客的充电宝在行李架上着火,好在明火被及时扑灭。
什么充电宝可以带上飞机?
在飞机上能否使用充电宝?驰盈策略
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中提到以下规定:
关于容量:飞机上充电宝的容量有严格的限制。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瓦时),无需航空公司批准;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但大于160Wh的充电宝,是不可以带上飞机的。
关于携带:充电宝必须是旅客个人自用携带;充电宝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同时需要注意,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充电宝。
关于使用:在飞行过程中不得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对于有启动开关的充电宝,在飞行过程中应始终关闭充电宝。
“充电宝”一旦起火
究竟有多可怕?
此前,消防员做了一场
关于充电宝起火的实验↓
01
内部短路,15秒飙到400℃!
充电宝起火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等问题。“常见的充电宝起火原因是内部线路故障导致短路,从而引发火灾。”消防员表示。
实验中,消防员用工具将一个充电宝的正负极短接,模拟短路情况。约15秒后,充电宝开始大量冒烟,温度迅速飙升至400℃以上。“如果周围有纸张、衣物等可燃物,就可能引发火灾。”消防员强调。
图源:浙江消防
需要提醒的是,短路情况下,充电宝会持续升温,常见的灭火器没有太大效果,无法使充电宝降温,容易造成复燃。因此,充电宝起火的最佳灭火方式还是用水。
02
重物挤压电芯,炸飞10米远!
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乘坐飞机时不能放入托运行李中,是因为在重物挤压的情况下,充电宝很容易起火。
为验证这一风险,消防员对锂电池进行了极端破坏性实验。在电池受损瞬间,电芯开始冒烟,5分钟后发生爆炸,电芯外壳被炸飞10米远。
关注充电宝使用年限
正规的充电宝,会标注可循环使用标识,中间的数字代表充电宝里面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
如果数字是5,意味着充电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为5年。充电电池作为消耗品,如果在频繁使用中超过了可循环使用年限,可能会出现异常。
画圈处为充电宝上的电池可循环使用5年年限标识
你的充电宝安全吗?
什么情况下要停止使用充电宝?
请对照自查!
↓↓↓
来源:广东消防驰盈策略
盈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